top of page



1/2
蝶戀花 | 唐前秀 女士
文│王昱珺
燒得一手好菜的唐前秀女士,大家平時都稱呼她為唐媽媽。
民國37年,當時年僅12歲的唐媽媽隨著國民黨軍隊從中國西安飄洋過海來到台灣,並與住在臺南的表姊共住,15歲時輾轉到台北,18歲移居到岡山。對現年86歲的唐媽媽而言,岡山就是她的家鄉,她在這邊結婚、生根並生活了大半輩子。
曾住過岡山眷村協和村的唐媽媽回憶眷村生活說道:「民國40年的眷村路不僅不平,廁所還是40戶人家共同使用。」但或許也因此讓眷村裡大家的生活都很緊密,哪戶人家來了客人、發生什麼大事,整個眷村都知道,即便後來隨著經濟發展每家每戶才逐漸蓋了自家廁所、擴建客廳,並用竹籬圍起圍牆,彼此的聯繫也沒落下過。
唐媽媽說那時的眷村門窗是木製的,並會塗上天藍色的油漆,自家庭院則養著會生蛋的紅臉鴨,那時每天下午都要去撿螺回來養鴨。即便當時物資缺乏、生活艱苦,但如今回憶起來卻趣味橫生。
而為了讓一家人生活得更好,唐媽媽用她的拿手廚藝開設了牛肉麵店,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,唐媽媽的牛肉麵成為了許多饕客的口袋名單。
唐媽媽除了牛肉麵,拿手菜還有燒肉、燒豬腳、回鍋肉,這些菜餚不僅乘載了她離鄉來臺的故事,更撐起了一家人的生活與回憶。唐媽媽特別說起一道只有在過年或者喜宴上才會做的料理──「甜燒白」。
「甜燒白」是用五花肉、圓糯米、紅豆沙相互堆疊而成,之後再拿去蒸熟類似八寶飯的菜餚,糯米軟糯、五花肉噴香、紅豆沙細膩甜口,吃進嘴裡鹹甜適口。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這道菜的用料看起來平凡,但在物資緊缺的年代,可是難得的大菜。這是唐媽媽兒子記憶中非常喜歡的味道,所以當唐媽媽每年過年上臺北與家人團聚時,總會備料端上這道菜,這是她們家的傳家菜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