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1

以藝術方法探照,

走進地方人的記憶迴廊

日青創藝有限公司 總監/策展人 洪榆橙

我們嘗試舉著一盞藝術的燈,打開一個個存放在人們大腦海馬迴裡的記憶箱子,隨著訪談的問答、 以及邊創作邊閒談的時候,彷彿跟著走進了他們回憶的深處,看見那些光照的角落,再拼湊出屬於岡山與其他地方的不同、以及岡山人彼此的相同。

2

攜手迎向未來

擴大社區參與的人與事

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教授兼管理學院副院長 郭瑞坤

社區營造是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,藉由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,發覺並解決公共事務的過 程。當代社會面臨複雜的公共議題,大學作為地方智庫,在協助地方擴大公共事務參與的 過程中,經常扮演擺渡者的角色,將不同的資源、能量傳遞到有需求的地方。

3

企業社會責任的思考與實踐:

地方共好,不是出於感性而已

財團法人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林宜錚

照顧地方不只是從情感面(回饋)出發,若以企業經營的角度,它也是一種企業的「投資」:長遠來看,地方越好,願意留下來工作、生活的人自然變多。如此一來,才能為企業留人、為產業留才,對地方、對產業,都形成美麗的循環。 

4

關於岡山眷村

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 常務理事 張允慧

因為交通要衝的地理位置,岡山在臺灣四百年近代史裡,和軍事史實糾葛纏結。這是了解岡山眷村的第一個背景認識-岡山位居南台重鎮高雄和臺南之間,並且在現代交通工具普及之前,行腳南、高恰皆半日旅程。除商旅暫憩整補外,更是官、軍駐蹕要地。

未命名-1_edited_edited.jpg

指導單位 | 文化部、教育部、高雄市政府文化局       主辦單位 |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、財團法人台灣福興文教基金會、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       策展暨執行單位 |  日青創藝有限公司       企業贊助 | 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